新化油溪橋村4年票貼“聯村建綠”700餘畝綠油一片
  紅網新化站11月18日訊(分站特約記者 邱向明 分站記者 黎明明)1澎湖民宿1月13日上午,婁底市綠化委員會主任辜載生一行來到新化縣檢查“聯村建綠”工作,檢查中,辜載生一行對油溪橋村的綠化給予了較高的評價。
  介東森房屋於此,記者對油溪橋村進行了獨家採訪。
  綠化,從澎湖民宿宣傳開始
  記者瞭解到:近幾年來,該村以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和縣政府“聯村建綠”為契機,實施了“四年綠化行動”和“生態環境長治計劃”,突出了對荒山空地、河邊路邊和屋前屋後的綠化,取得了可喜成績,4年來該村“聯村建綠”7住商00餘畝。
  因生態發展較慢、管理維護難度較大,部分村民造林積極性不高,制約了林業的發展。為改變這一局面,該村召開了綠化會議,傳達有關綠化的政策,確定綠化目標。
  油溪橋村村主任彭育晚對記者說:“我村強調建管並重、生態發展與旅游開發掛鉤,以旅游發展促進全面綠化的理念,共同商討生態建設。通過設置宣傳櫥窗、召開生態座談會等形式進行宣傳。”
  記者在村部記錄本上看到:2013年共製作永久性宣傳牌20餘塊,發放植樹造林宣傳雨傘220把,書包116個,張貼標語300餘份,播放廣播電視新聞100餘次,組織義務植樹月等活動,營造全民綠化的氛圍。”
  婁底市綠化委員會主任辜載生(中)對油溪橋村綠化給予了較高評價
  “要我綠化”,變為“我要綠化”
  聯村建綠的最大缺點是投入大、管理維護較難,但該村有辦法。
  該村水電管理員張仁望深有體會:“我村選舉了綠化委員會,成立了規劃設計組、督查評比組等,組建森林防治義務隊,編輯了生態維護歌,制定了4年綠化的計劃。”
  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,採取村支兩委簽訂包乾管理責任狀和戶主綠化承諾書,建立綠化花名冊等措施。制定三級聯動制度,實行“一戶三管、一樹三責”的維護體制。
  “本地有些老人認為,在家門口或者院子中栽樹,擋住了光色和風水,這不好。其實‘柳暗花明又一村’,夏天可以遮陽,冬天可以防風……”退休教師彭育林饒有興趣對記者說:“我村的彭爺原來不喜歡在門前栽樹,看到大家都栽,他還霸蠻多要一棵桂花樹苗回去。”
  清代“奉旨禁碑”成為綠化教育的活教材
  清代“奉旨禁碑”,綠化教育的活教材
  “其實,該村一直以來,對本地綠化有著良好的傳統和基礎。”該村文會劉志雄對記者說:“我們去年在油溪河裡新挖出的一塊清代‘奉旨禁碑’,從上面的文字來看,就是很好的證明。”
  記者隨村委會人員來到油溪邊,看到了樹立在岸邊的禁碑,此碑高110釐米,寬52釐米,石質,為清代光緒年間刊刻的。
  記者認真地看了,碑上關於村裡的事物記載得很具體,“山林不許挖逗混砍;稻草不許亂拖;冬青不准亂砍;禁擔柴外出;桐子重陽後打……”
  “有趣的是,對棉花和包穀的採摘,也有明確的規定。”彭育晚很有感觸,“封建社會的人都可以做到人和自然和諧相處。我們為什麼沒有理由去綠化自然,美化自己家園呢?這一塊禁碑就是很好的活教材。”
  村委會決定將禁碑搬到古油溪橋上去,讓過往行人和本村村民進行良好的教化。
  新化油溪橋村4年“聯村建綠”700餘畝綠油一片
  獨立自主,實現觀念轉變
  “油溪橋村堅持‘實現觀念轉變,著眼於生態維護’的綠化理念。”吉慶鎮林業站負責人向記者介紹:“該村做得最好的是:以村支兩委為龍頭,提升村民的生態文明觀念和責任意識為切入點,對荒山田間綠化統一規劃,對現有林地實施全面封山。”
  記者在油溪橋村中和四邊的山上瞭解到:該村結合實際,在集中公共地段,核心景區以觀光苗木為主,農戶院落以花果苗木為主,以觀賞四季花、品嘗四季果為目標,突出色、香、美為綠化特色。
  戶主區域的綠化,按照“門前三包”的原則,由各戶負責栽培管理,並簽訂承諾書。院組、公路和集中地段,採取村組幹部劃區定人管理,明確區域責任和維護。
  “76歲的康初生,在自家的屋前屋後種了許多的樹,山上種了30畝,他的樹種得最好,他現在成了村中的‘勞模’。”村民老彭對記者說。
  鎮長叫我早去醫院,取出鋼板
  放眼望去,全村黑瓦白牆掩映在樹蔭中,這是一幅優美的畫捲。記者隨張仁望從吳家灣河邊,爬上銅鑼灣山坳,再降到羅家溪河谷底,這是一種令人心醉的美。
  滿眼是五彩繽紛的色彩,楓樹葉子紅了,慄樹葉子紅了,火棘果子也紅了;然而樅樹葉子更綠,油溪河的水更綠,河水在谷底悠悠地流著,像一條鋪開的綢緞飄向天邊……
  在銅鑼灣田壠,山丘上的慄樹黃了,柏樹蒼翠欲滴,像毛筆一樣指向天空。村民在築水泥田坎,馬在山頭寂寞地啃著草料。高樹,冬風,藍天,駿馬,遠河……一種人與自然的大美。
  在宋家排的緩坡上,更是一次色彩的盛會。
  新化油溪橋村4年“聯村建綠”700餘畝綠油一片
  52歲的張仁望要去羅家溪水井開抽水機閥門,他每2天要來一次,他在陡峭的羊腸小道上健步如飛,還為我背行李。
  他講:“這電排揚程80米,長度350米。去年我在一次修建電排,搬運設備時大腿受傷了,植了鋼板,鎮長叫我早去城裡醫院取出鋼板來……哎,一直到現在也沒有時間去!”
  但是,正因為有如此負責、愛集體的人,將水抽上山頂,灌溉100畝水田和200口人的生活用水,以及樹林的澆灌用水。“即使今年60年難遇的旱災,油溪橋村新栽的樹苗成活率也達到了98%。”村民康大伯講。
  新化油溪橋村村民在呵護綠化
  培養出紅豆杉數百棵
  在10多年前,媒體在報紙上宣稱:該村發現大片野生的紅豆杉。這才引起當地村民和村委會的重視。當然也引起了極少部分人的盜賣。
  面對南方原始紅豆杉的保護,村委會制定製度和派專人看管。“不准刀鋤進人保護區,不准牛羊踐踏,和禁止山林野火。”在村裡統一組織下,通過育苗,部分紅豆杉種苗開始往外移栽,種在村、院公共區域,去年種了幾十棵。
  “家有金山銀山,不如種棵紅豆杉。”有的村民這樣認為。“現在保護區里的紅豆杉最大的有小碗口這麼大了。”彭育晚告訴記者,“打算培養好,搞一個旅游景點讓人欣賞。”
  新化油溪橋村村民在呵護綠化
  4年,植樹造林700餘畝
  油溪橋村不斷創新完善生態管理措施,激發全民義務參與意識,4年累計植樹造林700餘畝,新栽桂花樹、羅漢松等四旁綠化苗木5567棵,成活率達到98.5%,實現了庭院、公路、河邊綠化的全面到位。直接節約綠化資金20餘萬元。油溪橋村的綠化是婁底市“由村委籌資採購樹苗,全民義務參與栽培”的優秀代表之一,對綠化起著良好示範作用。
  “油溪橋村是‘全國計劃生育村民自治模範協會’村,是全國陽光工程示範村,是湖南省生態家園村。我們村舉辦了‘省市集體林權制度改革’等現場會36次,綠化經驗和管理模式等在全省市得到推廣。這些成績的取得,是各級領導、部門和全體村民共同努力的結果,以此為基礎,發揚自力更生、勤儉綠化的精神,優化生態環境,實現更好的綠化目標。”彭育晚充滿信心。  (原標題:新化油溪橋村:4年“聯村建綠”700餘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p95zpfqj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